庆云古诗词

庆云古诗词

白嫖GPT-4最强竞品,20秒速通92页论文,不怕跟不上技术进展了

互联资讯 0

2023年11月20日 每日一猜答案: 答案:ABC
每日一猜答案分析:

gpt-3百度百科,gpt2详解,gpt 4927,gpt -3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GPT-4最强竞品Claude前两天来了个史诗升级,支持十万token上下文,可以一次输入一本书,把大模型卷到新高度。

可惜的是,从Anthropic官网申请试用要收费,不少感兴趣的读者表示想玩但停在了这一步。

不过现在,白嫖的机会来了。

在美国知乎Quora旗下【【网址】】上可以免费试用7天,不少网友看到这个消息已经开冲了,我们也来抓紧测试一波。

全选复制发给AI,无痛跟进科技进展

谷歌最新发布的PaLM2技术报告,整整92页。

我们来个全选-复制,也不管格式了,无脑粘贴到Claude-instant-100k聊天窗口。

只等待了20秒左右,Claude就开始作答。

换成人类的话,只是粗略浏览全文也要几个小时吧。

不知道是不是看的英文太多了,Claude给出的还是英文总结。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再提醒它一次就行。

可以看到,Poe平台有个非常实用的功能,AI在回答之后还会给出几个后续问题推荐,以免人类用户不知道该聊啥了。

不过在继续提问之前,要先确定Claude是否真的的看完了全文,毕竟这种程度的回答似乎只看摘要和引言也能给出。

出个题来考考。

查看原文发现,GSPMD这个并行工具确实只在附录E.10的模型卡片中和参考链接中出现过。

通过这个问题,首先可以确定Claude把全文看完了。

还额外发现即使原文是表格,粘贴成纯文本后,Claude依然可以理解。

接下来再尝试一些更深入的问题,比如很多人会关心的PaLM 2比起GPT-4来到底表现如何。

emmm……这个表格,看起来实在有点乱。

虽然也可以去看原文,但是我偏要AI给我格式化一下。

那么表中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问题Claude的回答其实不怎么符合中文常用说法,不过大概也能看懂,还看出了点问题。

我本来就是想测试一下Claude水平如何,谁能想到,却在Claude的帮助下给谷歌大模型论文挑出了点毛病。

那就最后再让Claude锐评一下它的主要投资方吧。

这波操作,你给几分?

模仿鲁迅文风,中文也能玩转

除了让AI看英文材料用中文作答,还有网友尝试了直接赛一本中文书给他。

最火的一个例子来自推特用户@白板报分享,Claude看了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后,就可以模仿这种文风进行创作了。

比如用鲁迅风格写一篇批判OpenAI并不Open的檄文。

网友看过后表示,这中文至少初中水平。

还有人觉得批判的点居然都很到位,有点不可思议。

也有网友@orange.ai申请到了Claude的API,集成到开源的聊天机器人客户端去,分享了更多感受。

注册攻略

比起申请ChatGPT账号的繁琐,Poe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

注册时选择用邮箱即可,实测QQ邮箱就可以收到验证码。

首次登录后会弹出免费试用订阅窗口。

如果要试用的话,需要填写可验证的信用卡信息。

实测银联+Visa的双币信用卡、虚拟信用卡都能通过,不像OpenAI官网上付费卡的那么死。

订阅之后,除了100k token版Claude,还可以获得GPT-4以及对标GPT-4的Claude+。

一个月16.67美元,比直接订阅ChatGPT Pro还便宜一些。

GPT-4、Claude+、Claude-instant-100k有每月限额,ChatGPT和普通的Claude无限制。

限额用完之后在服务器不忙的时候还可以继续使用,但不保证响应速度。

除了网页外也有手机APP。

不过缺点是没有开放GPT-4的插件功能,适合只需要对话的场景。

只是想试用、不想真的付费的话,到期之前一定记得取消,到期之前一定记得取消,到期之前一定记得取消。

传送门:

【【网址】】

参考链接:

[1]https://【【微信】】.com/【【淘密令】】atus/1657582508488417281

[2]https://【【微信】】.com/oran_ge/status/1657881722556645377

― 完 ―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原标题:《白嫖GPT-4最强竞品!20秒速通92页论文,不怕跟不上技术进展了》

阅读原文


疾变的世界,正在失衡?

疾变的世界,正在失衡是什么歌,bian疾

作者 | 陶恺

“疾变”,是近几年世界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2020年疫情发生后,世界各国本该携手解决问题,却难以互信;今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暴火,或将改变现有的劳动关系、引发未来世界秩序的震荡……

这些漩涡般的变化,有的是“积怨已久”的旧疾集中爆发,有的是无法预估的“黑天鹅”,有的是无法回避的阶段性更新。

面对漩涡、意外与诸多“无法回避”,我们似乎再也回不到过去,但总要找到方式继续“过下去”。

5年前,北京大学史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施展写作了《枢纽》,探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体”在世界中的位置,试图回答“何谓中国”的庞大命题,一时成为现象级的书籍,为理解中国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也引发了广泛的探讨。

施展教授

5年过去,世界疾变,《枢纽》下篇中有关当代现实的诸多论述,也遭遇了上述这些“意外”带来的挑战。

在本次《枢纽》的再版中,施展在末尾增补了一章,将新思考与新现状结合,以历史哲学的写作方式对“何谓中国”的命题再度寻找答案。

“疾变”中的世界面临何种失衡?人工智能会将人类带向何方?中国如何在政治经济及科技的变化中自处?近日,南风窗专访了施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球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日益分离

南风窗:这次《枢纽》再版的变化是在末尾增补了一章。这本书原本使用的阐释框架和思考方式,是否依然适用于增补的部分、能够解释疾变的世界和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

施展:基本的阐释框架没有改变。这5年间,《枢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质疑的主要是对现代部分的讨论,所以我的增补是对这部分质疑的回应及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进一步演化的构想。

在上一版《枢纽》中,我谈到中国是全球经贸双循环中枢纽型的存在。很多人关注到这一结论,但很少再进一步关注到,一方面,我谈到这种“全球经贸双循环结构”的存续是有条件的,另一方面,它的存在还意味着国际秩序中新的全球分配正义的可能性。

“全球经贸双循环”能存续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必须确保自己拥有从第一循环――也就是跟西方国家之间的循环当中持续获取贸易红利的能力,才能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方式将贸易红利向第二循环转移,从而让中国成为全球贸易转移的中间环节。

要做到这些,前提是中国必须能提升自己的产品附加值,如果不能提升的话,这种“全球经贸双循环”是有可能会坍塌的。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创新。

而创新本身又是有条件的,它需要一种足够自由的,允许人们去更多地冒险与尝试的环境。

创新,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最重要途径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如果“全球经贸双循环”能够持续,就有机会带来新的全球分配正义机制,突破沃勒斯坦所说的中心外围体系:中心国家把贸易中的所有好处占全了,外围国家只能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地。

中国跟西方之间在经贸层面的竞争关系,会使得外围国家在全球贸易红利分配当中获得过去所没有的机会。全球经贸双循环结构,为全球分配正义带来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一个鼓励创新的、相对自由的环境。

如果那种环境受到压制,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虽然在5到10年之内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挑战,但可能会陷入一种残酷的内卷状态,这种状态对后续未来秩序的演化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广交会全面复展折射中国经济动能强劲复苏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南风窗:疫情、贸易战、俄乌冲突是这几年世界变化的关键词。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觉:我们似乎再也回不到曾经平衡的世界了。今天的世界正面临怎样的“失衡”?

施展:在我看来,和30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全球的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正在日益分离。30年前,全球有70%以上的贸易是制成品贸易,中间品贸易不到30%;30年后的今天,70%以上是中间品贸易,制成品贸易不到30%。

这就意味着全球30年前绝大部分产品是在单个国家内部完成生产的,而到了今天,绝大部分产品是横跨多个国家完成生产的。

一个复杂产品,从原料到最终成品,诸环节所发生的物理空间,我称其为“经济空间”,那么我们可以说,经济空间跟政治空间变得日益不一致了。

5月11日,中国与厄瓜多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厄瓜多尔自此成为中国第27个自贸伙伴 /?新华社发(厄瓜多尔总统府供图)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要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推动。在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一致的情况下,这些宏观政策尚且不一定能达成目标;在两个空间不一致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途径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断裂,就更难达成目标。

再如贸易战,如果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在单个国家内部完成生产,某个国家专门针对另一个国家发动贸易战,就真的能够把那个国家的产品阻拦在外。

但如果这个产品是横跨多个国家生产的话,阻拦就很难达成了。

这些例子都在说明,规范与现实、范式与问题之间的失衡,需要一种新的反思。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

但将带来社会分化

南风窗:近期,ChatGPT的横空出世被广泛讨论。比起疫情、贸易战、俄乌冲突这样的事件,人工智能的突破会带来怎样的新秩序?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施展:贸易战、俄乌冲突更像是过往矛盾的汇聚,通过疫情这个偶然事件将矛盾集中爆发出来,是“不破不立”中的“破”。

爆发之后如何去“立”?这三个事件肯定给不出办法,人工智能也不是一定能解决“立”的问题,但可以提供新的可能性:新秩序的成立,需要新技术在底层做支撑,但同时要有新的观念在顶层做引导,中间层的新制度设计要跟上。

人工智能从底层技术支撑的角度带来了新的变化,是一种可能性的开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智慧药房发药机器人正式“上岗”服务,患者从缴费到取药只需要半分钟左右 / 新华社发 谢尚国摄

南风窗: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不会让大多数人变得多余?未来,人工智能会替代人吗?

施展: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取消原本的很多职业,带来部分失业。

但同时,它也会创造更多的、从前根本想象不到的新职位、新行业,从而拉动更多的就业。以往每次有新技术出现,人们都有过这样的担忧,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虑了。

这次有一个区别在于,以往任何技术的演化迭代和扩展速度都没达到过人工智能的这种速度。

从前的技术变革,人们还算有相对从容的时间可以过渡,但现在这个过程可能会加快,其中的“间隔”也可能会导致一定时间内的社会撕裂,但像此前一样,这个过渡期也终究会过去。

4月17日,人们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与机器人合影 /?新华社(法新)

人工智能会替代很多职业,但它替代不了一般意义上的人。ChatGPT看似有很强的创造力,但这个创造力实际上基于人对它的提问,提问越有创造力,它呈现出的“创造力”就越强。但它本身是无法去提问的。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两个“我”是不同位阶的。“我正在思考”,是谁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是一个“更底层的我”观察到了一个“次底层的我”正在进行观察和质疑。

更底层的那个“我”如果开始被观察,一定是有一个“更更底层的我”在对它进行观察,之前的那个“更底层的我”又变成了一个“次底层的我”――永远得有一个最底层的“去观察而不被观察的我”去质疑、去理解,那个是自我的基础。

因为它是去观察而不被观察的,就意味着无法用算法来进行模拟――任何算法模拟的“我”,都是被观察着的自我,而不是最底层的不被观察的自我,算法想要模拟的那个对象,是一个永远无法被观察到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无法出现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也就替代不了人。

《机械姬》剧照

南风窗:是否存在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安全”的工作?

施展:真正有创造性的、从0到1的工作无法被替代。比如,我们对人工智能说“画一幅梵高风格的小猪佩奇”,它能够画出来,看上去似乎很有创造力,但这实际是从1到n――小猪佩奇是现成的、梵高风格也是现成的。未来,这种被伪装成脑力活儿的体力活儿将会被取代。

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但能够替代那些不会提出好问题的人。未来,谁能够创造性地提出好问题,谁就能让人工智能为他所用。

未来的人类社会可能会发生巨大分化,能提出好问题的人可能只占1%,而这种分化同样也会带来社会撕裂,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新的分配机制重新弥合,就会带来更深远的问题。

新的分配机制背后也需要新的伦理观等配套,这些都可能因为人工智能重新被定义。这种“重新定义”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也不新鲜,只是距离上一次颠覆太久,人们有些忘记了。

我们如今,可能正走到新一次“重新定义”的门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